薪火相传的守望者 —泽帖非遗传承人巴桑的故事

T-
T+
评论 收藏打印
作者: 马静发布时间: 2017-04-12 14:32:26来源: 西藏日报

4月6日,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泽当居委会内分外热闹,十几个人被分成五六个小组,有的捻着羊毛,有的缠着毛线,有的坐在织布机上灵活地操作着手里的梭子……,门口摆放着制作泽帖用的各种工具和材料,在一个不锈钢制作的架子上,挂着一排已经完工的五颜六色的泽帖,让人眼前一亮,爱不释手。

正在教授学徒学习技艺的巴桑正是泽帖非遗传承人。巴桑自幼酷爱艺术。十多年前,对泽帖颇有兴趣的他,开始萌发了挽救泽帖的念头。

为了能够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,他寻访并聘请了当时5位高龄老艺人,其中最年长者已经年逾90。同时,他们开始寻找和制作编织工具。当然,最艰难的还是回忆工艺流程。这些老人都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没有接触到泽帖了。他们必须凭着已经不再年轻的脑力和体力,去重新记忆起选料、加工、捻线、染色等一系列复杂工艺流程……经过一年时间,第一块泽帖被复原成功……至此,巴桑也成为挽救濒临灭绝的泽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

就这样,功夫不负有心人,又经过3年时间。巴桑他们开始招收学员,传授编织技法和技巧。到了今年,学员们已基本掌握了泽帖制造工艺的全部工序技能。古老的泽帖开始小规模生产并且面世。同时,泽帖纺织技能被列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并已经申报国家级非遗。他的行动远远不止是狭义上的文化挽救,最为关键的是他对泽帖制造工艺特点的梳理及归档,包括技能教育等尝试,其实已经使这种传统的秘技成为可操作、甚至可发展的一个新领域。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重生。

“泽帖是藏民族传统服饰的精品。”巴桑告诉记者,泽帖在氆氇工艺中生产技术难度最大、面料最柔软精细、做工最为复杂。只有泽当附近的人才掌握这项手艺,作为泽当人,继承这门手艺是他应该做的。近年来,山南市加大对民族手工艺的抢救、保护、传承、扶持和发展,把泽帖传承发展作为全市“三推进”产业建设项目,投入大量资金,使这项古老的生产技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护和传承。巴桑告诉记者,2014年,他们与玛丽服饰有限公司合作,成立山南泽帖民族手工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,新产品融合了许多时尚元素,达到美观与实用的完美结合,已经完成华丽转身。

“民族手工艺是无价瑰宝,泽帖这一历史悠久的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濒临灭绝,似乎将永远地成为历史。这些传统工艺会消失,并且消失的不仅仅是一种手工技术,更是一种传统艺术。它的消失,将是人类文明的一大损失,一种无可挽回的遗憾。”在采访中,巴桑告诉记者,“我的希望,就是通过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,让更多的人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泽帖的编织工艺,让他们和我一样,走上富裕之路!”

谈起未来,巴桑说,他现在主要目的不是单纯让人们看到他的精美作品,更重要的是让这项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,继而发扬光大。

(责编: 李元梅)
用户名密码注册
发表评论
最新最热

相关阅读

     
  • 观察/
  • 文化/
  • 宗教 /
  • 旅游 /
  • 秘闻
  • 治国理政进行时
  • 老西藏精神
  • 尼玛嘉措:红军走过的地方
  • 亚格博:形色藏人